一開始是要去IFC的利苑吃午餐,沒想到2008年得到米其林一星的利苑都要事先訂位,沒有訂位就沒有位子....
既然撲了空.....就轉戰離距離IFC也算近的鏞記碰運氣~~
雖然沒事先做過功課,但憑著有來過兩次的記憶,很順利的找到鏞記.....
鏞記這兩年都有拿到米其林一星......
<鏞記歷史>
『鏞記』開業己逾半過世紀。半世紀前,它在廣源西街還是一個燒味大牌檔,始創人甘穗煇先生炮製一手馳名的燒鵝,當時港澳碼頭一帶,從外地抵港的旅客,以及泊港輪船的海員,均聯群結隊專程一嚐美味佳餚。
『鏞記』以燒鵝馳名,除聞名省港澳外,更有不少外國遊客,名人及華僑慕名而來,品嘗馳名燒鵝,回程時更訂購特別包裝的燒鵝,乘機回國餽贈親友,因此,『鏞記』燒鵝又名『飛天燒鵝』,而始創人甘穗煇先生亦被稱譽為『燒鵝煇』。
對於從年青期的酒家學徒,發展至今擁有自置於中環的『鏞記大廈』及『鏞記酒家』,經歷白手興家的事跡,甘穗煇先生被外國雜誌及報界被譽為傳奇人物,『鏞記』亦在一九六八年被美國的『幸福雜誌(Fortune Magazine)』選為世界十五大食府,唯一中式食府。
白手興家的甘穗煇先生,生命中充滿著辛勤奮鬥……於一九四二年,將經營大牌檔數年積蓄的四千元開始,租入永樂街三十二號鋪位,從此開展今日『鏞記』第一段的歷史旅程,期間經歷香港淪陷,永樂街三十二號鋪位遭日機轟炸,至一九四四年,遷至石板街三十二號繼續經營。
一九六四年,甘穗煇先生購置威靈頓街,今日之『鏞記』地址,號數巧合亦為三十二,並購置互連之四個鋪位,在一九七八年重建竣工,即今天的『鏞記大廈』,而『鏞記酒家』茲以設備先進,管理現代化,但待客忠誠保持傳統風格面貌,為各界人士服務。
踏入六十週年的紀念日子裡,『鏞記』秉承始創人一貫作風,以忠誠服務顧客為原則,並衷心答謝各界人士多年來的惠顧及支持。
(轉載自鏞記網站)
看看櫥窗上一隻隻多汁的燒鵝,啊~~~我餓了!
以前很多人都會買一隻真空包裝的燒鵝帶上飛機,所以被稱為"飛天鵝"、"飛機鵝"~~~~
但是台灣現在已經禁止任何肉品加工的食物進來,不要試著去賭小魯(米格魯)的嗅覺,萬一被聞到而被沒收,可是會棰心肝的啊!
剛過12點,沒什麼人在排鏞記,我想應該都是因為早茶吃到11點多,還沒肚子餓吧!
一樣都有要付費的茶,這是烏龍.....雖然我分辨不出來茶葉的品質,但鏞記的茶不像一般的茶餐廳,茶味都只有一點點!茶葉很捨得給,所以茶味很重,但也沒有苦澀喔~~
蠔油芥蘭
鹹魚雞粒炒飯:有鹼魚的味道,但雞粒大到覺得有點快變雞塊了.....
由於我們只有3個人,菜要點多的話,應該是下場會是剩一堆放在天上的"ㄆㄨㄣ",所以也點了飲茶必點的小食!
豉汁排骨
筍尖蝦餃:我個人覺得一般般,沒有特別驚豔,但也沒有難吃!
豉汁鳳爪
來鏞記最重要的目的,當然就是燒鵝啦!
金牌燒鵝(例牌 HKD 140):肥美多汁的燒鵝肉質不會很硬,每次來都一定會點,可惜人太少,只能點例盤,沒辦法點一整隻......
(不過一整隻也很貴啊~~~要8人吃才划算吧!)
本來一樓還蠻空盪的,漸漸也有人潮了,不過跟我第一次來時,大排長龍比,差很多!
但同事說他來很多次也只有這次沒排到隊.....所以是我們運氣好吧!
地址:香港中環威靈頓街32~40號
電話:+852 2522 1624
1 則留言:
原來鏞記也有飲茶小點....!? 我與友人 倒是都點 合菜居多... 燒鵝 真的很好吃阿~~~
版主回覆:(07/11/2010 01:21:35 PM)
我第一次去鏞記也是吃合菜啊!後來才知其實香港有不少餐廳中午都還有飲茶,但晚上可能就沒有了....
張貼留言